中文版
站内搜索:
新闻公告
公司新闻
公司公告
行业焦点
媒体报导
 媒体报导
厦门市首次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演习在我司成功举行
所属公司:[翔鹭石化]    发布时间:2004-07-27
     

 我市首次举行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演习,三项突破为全国首创

时间:昨日16时30分   

地点:翔鹭石化PTA生产罐区

昨日16时30分,位于海沧南部工业区内的翔鹭石化企业(厦门)有限公司PTA生产罐区某反应罐管道部位突然冒出白烟,并逐渐扩散,两名正在附近操作的工人迅速靠近查看,突然,大量外泄气体产生爆燃,瞬间的冲击波将两人击倒在楼板上!不多时,浓烟滚滚,酸味刺鼻,警报声大作。现场广播不断播放:“全厂注意!全厂注意!PTA罐区发生火灾事故!请立即从西大门撤离厂区!”

这样一场“大灾难”突然降临翔鹭,就在接报赶到现场的有关部门正在进行“抢险救援”的时候,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事故”现场发生“爆炸”。

这起“事故”很快就被定性为“危险化学品爆炸外泄”,市领导迅速赶到现场,指挥“抢险救援”。

危险化学品爆炸外泄?在翔鹭?要知道,那可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现代化大型外资石化企业,而且发生事故的生产罐区PTA单线产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故,不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连锁爆炸和有害气体扩散,严重危及市民生命安全!

不用担心,这仅仅是一场演习。昨日下午,我市首次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演习在此举行;据介绍,此次演习实现了三个突破,在全国均属首创,一是实现了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应用的突破;二是实现了在甲类(即危险程度最高) 火灾危险性生产装置不停产状态下模拟事故发生现场演习;三是实现了火场通信指挥网和互联网直接对接以实现现场实况音像远程传输和远程决策的突破。

16:30

化学品“外泄”引发大火

16:30,翔鹭PTA生产罐区内化学品突然“外泄”,并引发大火,现场3名工人躲闪不及被“灼伤”,晕倒在操作台上。大火烤炙2号反应罐,使罐内压力增大而“爆炸开裂”。“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又造成相邻的1号罐管道出现裂缝,气体外泄着火燃烧,眼看要发生连锁反应,危及其他反应罐安全。

发现险情后,该厂控制室人员立刻采取紧急措施,关上化学品进料阀门,向“119”报警,反复广播事故信息,要求员工撤离。同时,该厂展开自救,操作人员与领班迅速开启水炮,对1号、2号反应罐进行冷却控制;同时厂里的专职消防队打开两支消防水枪,冷却1号罐以防火势蔓延,并用两支泡沫管枪对离反应罐不远的排水沟进行覆盖;不久,“全副武装”的公司救援人员从事故现场救出一名“伤员”。

16:38

两架摇摆炮高高架起

16:31,市消防支队“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立即启动化学灾害事故处置预案和化学灾害事故辅助决策系统,同时调出六个中队赶赴现场并先后向市公安局、区政府、市政府、省消防总队上报事故情况。

第一批消防车迅速赶到现场,救生、侦检、警戒工作几乎在同时展开。救生小组在两支水枪的掩护下,穿着隔热服、带着担架冲进了燃烧区,很快从滚滚浓烟中抢救出了2名“伤员”。与此同时,其他车辆也纷纷到位。3名侦检人员穿着防化服,携带侦检与警戒器材,沿燃烧罐面绕行开始了工作。

很快,消防部门在现场不远处启动了“化学灾害事故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可以对现场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评估危害程度,确定警戒范围,以计算参战力量的扑救对策。同时,现场附近还成立了观察哨,负责罐区情况的实时监测。

16:37,“120”医疗救护车赶来,将伤员送往医院。

16:38,消防部门11支泡沫管枪共同夹击四面“流窜”的流淌火,两架摇摆炮高高架起,持续冷却2号反应罐北侧的相邻罐,以免殃及池鱼。

16:40

副市长坐镇前沿指挥部

16:40,前沿灭火抢险指挥部成立,接管现场指挥权,副市长徐模任总指挥,下达命令各联动单位就位配合救援。增援队伍陆续到场,“120”急救车开到距事故点不到300米处,成立现场救护站;交警大队管制了厂区周围的道路交通;市环保局在现场设立了环境监测站点;市电信局消防通讯车也赶到现场,并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建立了现场通讯网络指挥系统,把现场视频与网络连接,并利用相关软件对现场情况进行勘测,以便于指挥决策。

16:42,现场视频系统监测显示,罐体发生摇动,烟雾量变大,罐体随时有爆炸可能。指挥部通过厂区广播、扩音喇叭等,命令所有一线战斗员后撤100米。

16:43,撤退战斗员再次发动进攻,加强对邻近罐体的冷却。消防支队的第二批力量按预案赶至。消防队员身着隔热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用车载泡沫炮喷射,控制火势蔓延;举高车“居高临下”,从制高点压制罐区火势;化学抢险车、洗消车也相继到位,洗消帐篷迅速搭起。

17:00

在水枪掩护下堵漏成功

16:50,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抢险救援后,现场火势大为减弱,指挥部组织专家组成员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周密研究后,下达总攻命令。所有举高车、车载炮、移动炮、管枪开始朝着目标喷射灭火剂。

16:52,消防部门动用10支泡沫管枪延伸至各楼平台,歼灭了余火,并用水炮、摇摆炮持续冷却邻近反应罐。

16:54,指挥部召集专家组成员、公司技术人员以及堵漏人员,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准备堵漏器材及个人防护,并进入现场堵漏,很快地,堵漏小组就在水枪的掩护下开展堵漏作业。

17:00,堵漏成功,消防人员对泄漏点、装置区、下风方向进行检测,并对罐体、装置区、各个低洼处、下水道和进入现场的人员进行洗消。持续半个小时的演练结束。

亮点

三项大突破全国首创

这次演习组织实现了三项大突破:一是实现了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应用的突破;二是实现了在甲类火灾危险性生产装置不停产状态下模拟事故发生现场实战演习;三是实现了火场通信指挥网与互联网直接对接实现现场实况音像远程传输、远程决策的突破。

背景

国内化学品事故频发

今年来,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多起化学品事故,仅4月份,国内就发生影响较大的危险化学品事故9起,共造成21人死亡,1200多人中毒,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化工又是我市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市化学危险品生产、储存、使用、运输企业共有上千家,其中市一级消防重点单位28家。

 

市领导现场高度评价:这次演习非常成功

本报讯(记者 陈心晖 实习生 林燕贞)昨日,我市在翔鹭石化企业(厦门)有限公司进行了一次危险化学品事故抢险救援演习。

市领导杜明聪、林明鑫、汪兴裕、詹沧洲、庄威等在市消防支队会议室观看了演习,副市长徐模坐镇海沧演习现场,担任此次演习的总指挥。

应邀前来观看演习的还有公安部消防局战训处处长、灭火救援专家组副组长牛跃光,省公安厅副厅长卢士钢,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邓云贞,省消防总队总队长张铭德,驻厦部队有关部门领导,市直各部门、各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等。省消防总队在家领导、机关干部也在观摩厅里通过火场指挥网与互联网直接对接现场实况音像传输图像,观看了演习实况。

演习分成单位自救、辖区大队救援和社会综合救援三个阶段,演习内容包括自救、侦察、灭火、救助、检测、堵漏、输转、环境监测与评估、洗消等八个处置环节,共有消防、公安、卫生、环保、电信以及翔鹭石化企业有限公司等部门180多人参演,化学救援专家库2名专家通过网络传输系统提供相关咨询。历时半小时的演习紧张有序地进行,并按计划顺利结束。

“这次演习,非常成功。”演习结束后,徐模在现场高度评价了此次救援演习。在观摩大厅,张铭德对此次危险化学品事故抢险救援实战演习给予了肯定,他指出,此次演习是厦门市消防部队在“大练兵”活动中进行技术、战术创新的成果。

副市长詹沧洲受市委书记郑立中和市长张昌平的委托讲话。他指出,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配合与支持,此次演习只是检验我市救援应急系统综合实力的一种途径。有效地防范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才是遏制灾害的最有效手段。

 

 

(厦门日报)
返回】【打印】【关闭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Tel.:0592-6808888 Fax.:0592-6808889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南海路1180号COPYRIGHT @2007 翔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闽ICP备05022655号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